您好,欢迎访问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官方网站!

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Neurological Disorders

中国国际神经科学研究所China International Neuroscience Institute

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National Clinical Research Center for Geriatric Diseases

新闻动态

医院新闻

宣武医院李林同志荣获“北京市优秀退役军人”

发布时间:2020-08-02 浏览次数:
字号:

为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关于退役军人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,展现退役军人风采,北京市退役军人事务局、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部门联合开展了2019年度“北京市优秀退役军人、北京市退役军人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”评选表彰活动。经院党委推荐,上级评审,宣武医院李林同志荣获“北京市优秀退役军人”称号。

image.png

李林同志是宣武医院药物研究室研究员,曾任医院副院长。她大学毕业后,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,主动要求支援边疆,1976年1月参军入伍。她作为军医参加修建青藏铁路关角山隧道,在海拔3700米的铁道兵10师医院救治了大量危重病人和伤病员,工作之余,还主办了“英语学习班”,编教材,刻蜡板,油印,为官兵授课。转业后,她来到宣武医院,先后从事医疗管理、医学英语教学和医学科研工作。她干一行,爱一行,钻一行,怀揣着用中医药攻克老年性痴呆难题的梦想,二十余载执着坚持,只为“做好药,为中国”。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退役不褪色,建功新时代!

image.png

退役军人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,是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。宣武医院共有退役军人197名,他们爱岗敬业、无私奉献、勇于创新,为医院发展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。院党委始终关注、关心着这个群体,也将不断挖掘他们的优秀事迹,展现医院退役军人爱国爱院、奋斗奉献的价值追求。

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3周年,进一步发扬医院广大退役军人忠诚果敢、执着苦干、朴实无华的精神,持续营造“惜荣誉、葆本色,学先进、树典型,再进取、创佳绩”的浓厚氛围,“八一”建军节前夕,院党委面向全院退役军人开展了“我的从军初心故事”征集活动,征集参军报国、建功军营、爱岗敬业、永葆本色等方面的从军初心故事,引领他们回望军旅岁月,铭记从军初心,坚定理想信念,发扬军人作风。值此节日到来之际,现将部分优秀征文选登如下。

image.png

我的从军初心

支援边疆修建天路

1975年12月,我和同学王育琴从北京第二医学院(现首都医科大学)医学系毕业,被分配到北京市的医院工作后,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,主动申请支援边疆。当时学校是市属高校,毕业生都在北京市内分配,没有外地指标。经北京市卫生局人事处联系,得知铁道兵正在修建青藏铁路和南疆铁路,需要大学毕业生参加建设。于是我和王育琴报名参军,要求加入正在修建青藏铁路的铁道兵第10师,获铁道兵总部批准入伍。

1976年,铁道兵10师的女兵们修建关角隧道

image.png

后排左四为李林,后排左一为王育琴

1976年1月,我和王育琴与北京其他高校的10名大学毕业生一起,来到了青海省乌兰县铁道兵第10师师部。穿上军装以后,立即被派到关角山隧道下连队当兵锻炼。关角山位于青海省天峻县,海拔3847米,“关角”在藏语中的意思是“登天的梯”,这里高寒缺氧,环境恶劣。关角山隧道全长4010米,是青藏铁路最长的隧道和关键工程,也是当时国内海拔最高的铁路隧道。关角隧道是铁道兵战士心中的丰碑。由于隧道地质情况复杂,先后发生大小塌方130多次,特别是高原缺氧,施工困难,从隧道开始掘进到贯通,54名战士长眠于此。1975年4月5日,隧道洞体发生了50米长的大塌方,1600立方米的土石突然从顶部倾泻而下,将127名官兵堵在隧道里。中央军委和铁道兵领导坐直升机赶到现场坐镇指挥。经洞内外奋力抢救和自救,被困的127名官兵终于全部脱险,谱写了一曲共产主义的赞歌。

我们于1976年1月从师部来到关角山隧道。能够直接参加青藏铁路关键工程的建设,我感到非常荣幸和激动。我们5位女大学生被编入47团一营四连,开始了当兵生涯。刚开始时高原反应比较严重,头痛、恶心、心慌,稍一活动心率就达每分钟130余次。我们坚持每天进隧道劳动,主要负责清理水沟、看护抽水泵,因为每天有大量地下水从洞内涌出,需要及时排出。大家逐渐克服了高原反应,很好地完成了工作任务。此外,由于隧道内地质情况复杂,常有险情出现,有一段时间五天内就见到有三位战士牺牲。我自己也遇到了几次险情,其中一次是我们5位女兵正列队进入隧道接班,我走在最后,突然听到身后一声巨响,回头一看,一块一人高的巨石从隧道顶部落下,差一步就砸在我的头上。面对可能的危险,我们没有畏惧。我当时还写了遗书,其中一句是:如果我牺牲了,请将我埋在关角山上,我要看列车从我身下经过。

image.png

李林(右一)和王育琴为战士治病

除了劳动之外,我们还参加了隧道内遇险官兵的抢救。印象最深的一次是一个排的指战员在隧道掌子面爆破后为了抢进度,提前进入工作场地,碰巧当时通风设备又出了一点问题,30多名干部战士发生了一氧化碳中毒昏迷,生命垂危。接到紧急通知后,我立即参加抢救,进行心肺复苏,注射急救药品,忙得满头大汗。王育琴累得晕倒在地,我们还对她进行了急救。最后30多名指战员全部苏醒,转危为安。另外,由于高原天气严寒,隧道内潮湿阴冷,不少战士都患有关节炎和腰腿痛,我们就在休息时间为他们针灸治疗,解除病痛。由于高原旱獭较多,容易传播鼠疫,我们就利用放映电影前部队集合的时间,给全营官兵宣传预防鼠疫的知识。

image.png

李林在铁道兵10师医院当军医

在关角隧道当兵锻炼四个月结束后,我们6名医学院毕业的大学生被分配到铁道兵10师医院工作。师医院的驻地乌兰县隶属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,海拔约3000米。师医院有床位350张,设有一所(手术科室)、二所(非手术科室)、门诊部和劳卫所。我被分配在二所工作,任副连职军医。由于高原缺氧,疾病容易加重和迁延,作为业务骨干,我努力提高业务水平,救治了许多高原性肺水肿、心力衰竭、呼吸衰竭、肾功能衰竭等危重病人,以及高原性心脏病、肺炎、肾炎、神经系统疾病和传染病患者,其中绝大部分是铁道兵官兵,也有少量地方群众。我还定期到地方卫生院帮助工作,治疗少数民族患者。在工作之余,我坚持学习英语。1978年改革开放后,医院开始重视英语,因此我后来被调到医务处,在全院开办了英语学习班。当时医院没有电视,也没有教材,我就自己编教材,刻蜡板和油印,每晚给大家讲授英语,反响很好,还吸引了师司令部和后勤部的人员来参加学习,总部《铁道兵报》曾对此事做了报导。

image.png

2009年李林重回关角隧道

守护隧道的武警官兵很高兴与当年修建隧道的老兵合影

总之,在铁道兵当兵四年,是我永生难忘的经历。在这里,我完成了从一名地方大学生到革命军人的转变,并且为修建青藏铁路贡献了一份力量。当我30多年后重返关角山,亲眼看到列车从关角隧道通过,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。铁道兵战士不畏艰险、顽强奋斗的精神对我的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,成为我一生的宝贵财富,不断地激励我在工作中不忘初心,笃行致远,砥砺前行。